今年春节,
你写春联了吗?
■王炳学
记得小时候,在农村,每年春节,除去鞭炮和有限的美食,就是红红的春联了。那时候每个 村子都有一两位会写毛笔字的老先生,到了春节就义务为乡邻们写对联。我的大伯和六叔就是村 上的先生,每年腊月二十五以后那几天,他们是最忙的,拿着红纸求写春联的乡亲络绎不绝,大 伯和六叔兴致盎然,挥毫濡墨,忙得不亦乐乎。写好的对联铺满一地,清新的墨香在老屋里弥漫 ,在村庄上空弥漫,给春节增添了浓浓的文化味道。“天增岁月人增寿,春满乾坤福满门”不仅 仅是一句吉祥话,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和美好期盼。那时候,家家户户大门上红红 火火的春联成为一道风景,朴实的农民对读书人有一种生发于内心的尊重。记得有一年春节前, 去天津近郊的文化古镇杨柳青赶大集,大街中间,一排十几位老先生,摆开阵势现场书写对联, 那场面很是壮观,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。
不知从何时起,市面上销售的大都是印刷的春联了。黑字、金字,真、草、隶、篆,印制的 春联、“福”字样式既丰富又漂亮,临近过年,大街上花几元钱买一副,很方便。手写春联淡出 了我们的视野,很多能写毛笔字的人也不写了。曾经有几年,我也贴现成的印刷春联,可是,时 间久了,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。
近几年,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,随着艺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入落实,随着中国书协组织“ 送万‘福’进万家”活动的不断推进,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手写春联又逐渐回到我们的生活。 中国书协、各省市书协、市县书协和各民间书法机构,每年春节前都要组织很多次这样的活动, 广大书法家进社区、去学校、到厂矿企业,面对面交流,现场写“福”字、写春联,深受老百姓 喜爱。笔者每年都要随天津市书协参加送“福”活动。记得去年到天津市东丽区送春联,在一个 小学的室内篮球场里,20余位书法家现场书写。那天恰寒潮来袭,零下十几度,墨汁都被冻“僵 ”了,只好用热水冲开。村民们里三层外三层,刚刚写完的春联瞬间就被“抢走”。活动结束了 ,很多人还不愿意离开。再冷的天,也挡不住人们的热情。今年1月12日,天津市书协组织十几 位书法家到市邮政速递公司慰问,在浓浓的祥和与欢乐气氛中,我们将散发着墨香的大红对联送 到一线职工手里,满满的喜悦和幸福写在他们朴实的脸上。
尽管现在印刷春联还占据着主导地位,但我们已经在寻找传统春节文化与当代发展现状的最 佳结合点。希望这样的活动多起来,不要局限于各级书协,而是鼓励更多的人拿起笔,勇敢地为 自己、为身边的人写春联。做好书法的普及与提高,坚守和提升文化自信,我们责无旁贷。如此 ,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