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蒋世刚的博客

真善爱美---六玄子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六玄兴奘,俗名蒋世刚,法号:六玄子,道号:兴奘。四川岳池人。自小有“病虫”之称, 1998年末拜入高峰山道门。1999年休学南充云台山东林寺道观修养。因前辈梦中对意成衣钵诗三字繁体有六个玄象,意之有“多多培根本,根旺枝叶荣”。更有山上天生龙虎石脉,所以与胞弟道号同取“玄妙无穷兴旺壮大”之意名曰:兴奘(六玄兴奘,也号六玄子)和兴壮。成为龙虎门第四代传人。计划2036年前在龙虎门召开国际双胞胎文化节(双龙华会)暨宗教文化节。未来将拍摄真实版的、修仙的、穿越的龙虎门。使龙虎门光照全球。敬请大家期待。

寻觅真经  

2016-11-04 15:58:38|  分类: 书法诗词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寻觅真经
一一中国书协第三期西部新秀系列书法研修班(行草)特别报道-24
        
导师施立刚老师课堂语录

        今天做的第一个练习就是钩摹《十七帖》里的“平安”二字,注意起笔的角度与形状。

        墨迹与刻帖在外形轮廓上是一样的,但是用笔层次不一样。刻帖只能看到轮廓,刻工刻的时候不容易刻出墨色的变化。古人把没有墨色变化的叫墨猪。

        临帖就是对毛笔的掌控和把握。

        帖上什么东西最宝贵,就是墨色!

       毛笔如何去绞?如何去散?要根据帖上的情况一一对应。

        毛笔锋面的变化、毛笔的角度,笔尖在纸面上的接触面是我们要关注的。

       出现枯笔,并不是说写得多快,而是通过锋面的转换产生的,因此,应该写得更慢。一根横线在写篆书的时候,笔尖控制在中间比较容易,但是一根斜线把笔尖控制在中间容易吗?有人说可以通过捻笔能达到,但是捻笔,墨色变化就不会自然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人学写字,有两个老师。一个是写范字的启蒙老师,一个是字帖。写范字的人的习惯会影响你很长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    锋的变化体现最具体的是草书,连带产生的多,锋面变化就多。

        碑帖从来不分家,都是从墨迹流传过来的,热衷于写刻帖或北碑在运笔问题上出现了分离的看法。该如何看待隶书的碑刻呢?以前人看不到简牍,只能从石头上找方法。学墨迹肯定比学刻帖重要,要打破传统对中锋的理解,在纸面上分清楚正侧锋就可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纸张的选择也很重要。纸在松紧度、纤维的长短上有区别,只要纸质合适就可以。唐代都是用白麻纸。还要区分纸的正反面,多数人喜欢用粗糙的面,是因为用反面书写的手感摩擦力大。反面颗粒大,很难反应笔触的真实感。建议用正面写!

         我们去临一个帖,花五秒钟写一个字和花五分钟写一个字,对于这一个字的理解绝对不同。首先要控制临帖速不吸墨,度,临帖速度快,感受就会少,眼睛看到的信息少,手做不到,就谈不上控制。  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4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